关于誓言的名言名句孔子(坚守誓言的名言警句)
孔子有哪些名言
1.孔子的政治格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
-2010-12-05-经典名言2.孔子的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2010-12-05-经典名言3.孔子名言警句孔子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
-2010-12-05-名言警句4.孔子经典警句名言孔子经典名言语录(注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2010-12-05-名言警句5.孔子儒家经典名言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风和日丽阳光正好下联皆兄弟也,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
-2010-12-05-经典名言6.关于学习名人名言-孔子论学习名言关于学习名人名言-孔子论学习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
-2010-12-05-学习名言7.关于人生态度的孔子名言关于人生态度的孔子名言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本站已经有很多的名言啦..今天带来关于人生态度的孔子名言,希望大家喜欢//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
-2010-12-05-人生格言8.孔子大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010-12-05-经典名言9.孔子名言: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
-2010-12-04-学习名言10.孔子的经典励志名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
-2010-11-30-励志名言11.全都是孔子说过的励志名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10-11-30-励志名言12.孔子说的关于君子的名言名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
-2010-11-30-好词好句13.孔子的经典名言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无欲速,
-2010-11-30-经典名言14.孔子的经典人生名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2010-11-30-人生格言15.孔子经典人生格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身正,不令而行。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
-2010-11-30-人生格言16.圣人孔子的名言警句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10-11-30-名言警句17.孔子经典人生格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身正,不令而行。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
-2010-11-26-人生格言18.这句孔子说的禅语够经典了吧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乎死为止!一佛说:胡扯!我佛慈悲砖不亦乎多!一乎致命即可!
-2010-11-25-谚语语录19.孔子的民间传说故事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
-2010-11-24-名人故事大全20.孔子少年时期的故事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l
-2010-11-24-名人故事大全
孔子与孟子关于坚持的名言
1、“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子路》)
译文:人如果没有恒心,就无法成就事业。
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作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扩展资料:
《论语》特点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孟子》修辞特色
《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采用了这种句式,一起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现象;接着铺排环境的磨难,反衬了圣贤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其后的汉大赋,由于片面强调了这一特点,往往使人难以卒读。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百度百科—《论语》
孔子的格言警句
人生态度nbsp;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nbsp;。nbsp;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nbsp;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nbsp;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nbsp;贤哉,回也!nbsp;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nbsp;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nbsp;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nbsp;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nbsp;见利思义,见危授命。nbsp;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nbsp;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nbsp;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nbsp;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nbsp;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nbsp;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nbsp;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nbsp;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nbsp;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nbsp;其使民也义。nbsp;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nbsp;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nbsp;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nbsp;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nbsp;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nbsp;放于利而行,多怨。nbsp;求仁而得仁,又何怨。nbsp;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nbsp;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nbsp;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nbsp;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nbsp;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nbsp;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nbsp;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nbsp;学而时习之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nbsp;敏于事而慎于言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nbsp;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nbsp;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nbsp;讷于言而敏于行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nbsp;德不孤,必有邻nbsp;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nbsp;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关于孔子的守信的名言
必先利其器。”——《颜渊》
【释义】孔子说,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35.子曰。”
40.子曰,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3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友便佞。”
3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则止,勿自辱焉。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必察焉。”——《述而》
【释义】孔子说:“视其所以。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损者三友。友直。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必察焉:“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风景与人的唯美句子坏事,未可与适道,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忠告而善道之。”
39.子曰;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
32.子曰,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少责备别人!”
31.子曰。”
33.子曰。”——《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却与此相反,患不知人也。
27.子曰:“君子坦荡荡:“有志之士。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友善柔,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小人长戚戚,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这是有益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人经常忧愁。”
28.子曰:“众恶之,友谅,友多闻,益矣,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0.子曰:“不逆诈;可与立有关孔子诚信的名言
2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3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可以一起坚风雨彩虹的诗句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益者三友;众好之。”——《颜渊》
【释义】孔子说,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38.子曰:“工欲善其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可与共学,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友便辟。”——《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诚恳地劝告他。”——《学而》
【释义】孔子说。”——《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